第223章 刘秀起义_大汉永存
笔趣阁 > 大汉永存 > 第223章 刘秀起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3章 刘秀起义

  第223章刘秀起义

  地皇三年(22年),夏秋之季节。

  南阳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饥荒,使得原本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城市南阳已经变得满目疮痍。

  大片的农田因为长时间的干旱和蝗灾,已经变得颗粒无收。

  曾经是稻田的地方,现在只剩下一些干枯的稻草根在土里。

  原本繁忙的市集也变得冷清,商人们关门歇业,街上只有一些衣衫褴褛的难民在游荡。

 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,人们为了生存,开始变得六亲不认。

  家族、朋友、邻居,甚至是亲人,都难以幸免。

  每个人都在为食物而奔波,甚至有人开始偷窃和抢劫,这些原本安静的乡村,现在变得混乱起来。

  官府根本没有作为,他们忙着打仗,剿灭起义军,每天都有人饿死。

  而刘秀因为善于经营田产而避免了饥荒,但他哥哥刘縯所收揽的门客中有不少人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,甚至很多人干脆去参加绿林军了,刘秀因此差点受到牵连。

  好在刘秀在灾荒之年收获了不少粮食,于是为了躲避官吏追捕,他逃到商业繁荣的宛城去卖粮食了。

  而这个时候,宛城有两个精神小伙,准备干大事了,这两人叫李通和李轶。

  李通的家族世代以经商出名,可为是家财万贯,他的父亲叫李守,身长九尺,据说容貌与常人特别不同,为人严肃坚毅且刻板,居家如处官廷。

  李守最开始的时候是跟着刘歆混饭吃的,算是半个弟子,也喜好天文历数和预言凶吉的图谶之学,曾经担任新朝的宗卿师。

  平帝五年,王莽摄政,郡国置宗师以主宗室,盖特尊之,故曰宗卿师也。

  李通因为父亲的提携,混得不错,担任五威将军从事,后来出任巫县县丞,有能干的名气。

  后来有一次,李通听见父亲李守说过图谶上讲“刘氏复兴,李氏为辅”,心里经常想着这件事,他是要干大事的,要封侯拜见将的,怎么能干一个小小的县丞?

  他当即决定,这谁爱干谁干,反正老子不干了,说辞职就辞职,很是任性。

  当然,他有任性的资本,人家家里很富足,是乡中第一。

  恰好这两年,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兴起,感觉都快打到南阳来了。

  李通感觉机会来了,他的理想有可能会实现了,便找到自己要好的堂弟李轶,商议说:“现在四方扰乱,王莽这老家伙的政权眼看就要垮台,汉朝当兴起。

  南阳的刘氏宗室,只有刘縯兄弟能泛爱并容纳豪杰,可以与他们共谋灭王莽兴汉朝的大事。”

  李轶笑着说:“大哥和我所想的一样呀,不愧是兄弟呀,刘秀如今就在宛城,咱们去找他吧。”

  “你引荐一下吧。”

  李通立刻就派李轶去迎接刘秀,刘秀不知道要干啥,但感觉李通是个士君子,故而敬仰,所以自然答应前去见面。

  “次元兄,久仰大名,幸会幸会,今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。”

  “哪里哪里,文叔兄是正儿八经的帝族后裔,又进过太学……”

  两人见面先是一番吹捧,然后相谈甚欢,谈了很久,握手极为欢畅,都快成为知己了。

  大概感觉火候到了,李通拉着微微醉的刘秀说道:“文叔兄,王莽能当皇帝是因为一句谶文,你可知道?”

  刘秀一愣,好家伙,你直接称呼王莽的名字,他如今是皇帝,被人知道要杀头的。

  但他没有纠正,这说明李通信任他,而且如今对于王莽这个皇帝,其实已经没有多少人尊敬了,民间咒骂的他不计其数,直呼其名也是可以理解的了。

  “知道,元始五年,孟通在疏浚水井时挖到了一块白色的石头。这石头上圆下方,怪异的是,身上还有红色的字,写道:宣布安汉公王莽为帝。”

  所谓谶文,很早就有,“谶”是巫师或方士等以谶术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,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,又称谶语、符谶、符命、图谶。

  早在秦始皇那里就有了,而且非常出名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记载:“燕人卢生使入海还,以鬼神事,因奏录图书,曰‘亡秦者胡也’。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,略取河南地。”

  秦始皇当年觉得这个谶言中的“胡”自然是指的胡人,也就是北方的匈奴,于是令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,北伐匈奴,以绝亡秦之患。

  后来,始皇帝还觉得不稳妥,又令蒙恬修筑万里长城,以防胡人南侵。

  可秦始皇哪里知道,这“亡秦者,胡也”中的“胡”指的是“胡亥”,而非胡人,大秦果然亡在胡亥手中,在他手中快速衰败。

  同样,楚南公在楚国灭亡时曾预言说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!”,意思是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族屈、景、昭,也还是定要灭亡秦国。

  而最后,项羽确实给了大秦致命一击,背水一战,坑杀秦军,为大秦敲丧钟。

  而后,《汉书·眭两夏侯京翼李传》:“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,亦自立生,有虫食树叶成文字,曰‘公孙病已立’。”

  刘病已果然成为了汉宣帝,大汉中兴呀。

  所以,王莽为了自己当皇帝,自己埋石头,让人挖出来,弄出了‘宣布安汉公王莽为帝”的谶文,他也真当上皇帝了。

  这一下,导致好多人不得不信这谶文,加上古代封建迷信,神学大行其道,大家自然更笃定这些有的没的。

  这些东西吧,信则有,不信则无,相信的人多了,也许真就有了。

  就连刘歆,因为一部《河图赤伏符》的古书,上有一句谶语:“刘秀发兵捕不道,四夷云集龙斗野,四七之际火为主。”

  他从谶语中看出,有一个叫刘秀的将要成为天下之主,遂改名刘秀。

  “你知道吗?文叔兄,我看到一个谶文说‘刘氏复兴,李氏为辅’呀,这王莽篡位,如今才多年,就天怒人怨,灾祸四起,汉室当兴呀,文叔兄你心思敏锐、聪明睿智、仁义无双、学富五车,当复兴大汉!”

  李通就讲了全部谶文的事,拉着刘秀的手很是激动。

  刘秀开始很意外,连忙说:“次元兄秒赞了,我凡夫俗子,一届农夫,怎么敢?”

  其实对于这些谶文,刘秀没有那样相信,他前些年经历过的,当时拜访太师刘歆的时候,刘歆对刘秀这个名字很注重,刘秀当时只是疑惑,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因为那个谶文。

  一位隐居在宛城的叫蔡少公的算卦先生,刘秀20出头的时候,还是个一无所成的穷小子,有一天,他和姐夫邓晨,还有一帮朋友去参加一个宴席,蔡少公也去了,席间蔡少公也说了一句“刘秀当为天子”,

  当时的刘秀愣住了,他忽然明白国师当年问他名字的原因了。

  所以在座的都认为是国师公刘歆,刘秀开玩笑地说了一句:“难道就不是会是我吗?”

  他其实真是在开玩笑,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。

  所以,今天听见李通的“刘氏复兴,李氏为辅”,他也没有特别在意,傻乎乎的以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。

  但他还是选择了答应李通,进行起事。

  因为他想到哥哥刘縯结交了许多豪侠人物,有成大事的希望,而且自己平时也观察出王莽已到了败亡的时候,最重要的是如果不做出一番大事,他怎么娶阴丽华?

  如今他都28岁了,还没有成亲,不是娶不到老婆,而是对阴丽华一见钟情,念念不忘!

  他时时刻刻记得当时在长安说的志向:“仕宦当作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。”

  他们虽然说是起义,但其实在朝廷眼中这就是谋反,要祸及家人的,而李通的老爹李守还在长安。

  刘秀就看着李通说:“既是这样,你父亲该怎么办呢?”

  李通早就想清楚了,“我已经有办法了。”

  因此,他向刘秀详细陈述他的计划,刘秀既已深知李通意向,就与李通相约结,定下谋议,计划在立秋那天趁都试骑士的机会,劫持前队大夫甄阜以及属正梁丘赐,因而号令大众宣布举事。

  商讨完毕以后,李通让刘秀与李轶回到舂陵,去找刘秀的大哥刘縯,商量举兵相应,派堂兄的儿子李季去长安,把计划告诉李守。

  而这一边,刘秀的大哥刘縯早就想起兵了,他老早觉得王莽这老家伙太不是东西了,窃取了我们老刘家的江山也就算了,关键他还不好好当皇帝,把这大好河山弄得乌烟瘴气的,不能惯他这毛病,必须迎头痛击,把老我刘家的江山抢回来。

  他不光有想法,而且勇气惊人、干脆利落,说了做、定了就办,决不拖泥带水、瞻前顾后。

  这些年,他都在努力,暗中紧锣密鼓地开始招兵买马,他要搭台子唱戏,自己当主角,成为下一个刘邦。

  这边,刘秀带着李轶找到他,把想和李通造反的事情一说,本来应该一拍即合的,可刘縯竟然不答应。

  “你们弄吧,别带上我。”

  “大哥,这是为何?你不是最想起兵的吗?如今怎么不答应了?”刘秀很疑惑,刘縯看了看他身边的李轶,将自己弟弟刘秀单独拉到房间里来。

  “你是不知道,我和李家有私仇。”

  “怎么回事?”

  “当年,你还小,父亲病重,我让李通的堂哥李儒来看病,他架子大,蛮横无理,还诅咒咱们父亲,我就杀了他,如今他们和我们合作,这可是谋反,要是他们从中作梗,如何了得?”

  “大哥,如今他们都参与了,如何从中作梗?都是要杀头的,他们只能一条道走下去了,况且咱们起义,人自然是越多越好。”

  最终,在刘秀的一番劝说下,刘縯答应一起起兵,又派刘秀去宛城联系李通。

  可不好的事情发生了,刘秀一到宛城,便发现李通全家被杀,兄弟、宗族六十四人,都焚尸于宛城,只有李通逃出来了。

  原来,李通派李季去通知老爹,这人在路上病死。

  他只能再派几个人去通知李守,这人多了,消息自然会泄露,李守得到消息,想逃亡回去。

  李守素与同乡人黄显相友善,黄显时为中郎将,他也听到消息了,连忙对李守说:“现在关门把守很严,你的形状相貌特别,你这样将往何处去?不如去朝廷请求自归。现在事情还没有发生,只要能脱身就可免祸。”

  李守听从他的话,即上书请求归乡,奏章没有来得及上报,留在宫中。

  这个时候,消息传到宫中了,王莽知道后,先是一愣,随即暗自微笑,喃喃自语:“刘秀,你终于要起兵了,朕看来也快死了,先生会保护好你的,我按照历史走就对了。”

  他随即,就把李守逮捕入狱。

  黄显为李守求情说:“李守听说儿子犯了大罪,不敢逃亡回去,遵信守义,归命于你。我黄显情愿带着李守到东边去,晓谕他的儿子。如果他的儿子真的要造反,我就命令李守面向北方自刎,以谢大恩。”

  王莽装作打算同意,这时前队甄阜上书奏明李通要暗中起兵的状况,王莽又装作大怒,准备杀掉李守,黄显为他争辩,于是李守、黄显一并被杀,连同李守在长安的家人也全部被杀。

  南阳方面得到消息,就杀了李通的兄弟、宗族六十四人,都焚尸于宛城。

  这边,刘秀知道情况,人都傻了,这是出师不利呀,他也找不到李通,连忙带着李轶马不停蹄的赶往舂陵。

  公元22年10月,刘縯感觉时机终于成熟了,加上已经和弟弟约好了,内部的准备工作完成得差不多了,外部的绿林三军也闹腾得风生水起了,甚至马上就要干到南阳来。

  他觉得这是干大事的好时机,于是便宣布造反了。

  可是,刘縯宣布造反,效果却没有他意想之中的那么好,在他的想法中,应该是她他振臂高呼,周围的人一呼百应、全力支持。

  然后,他一路卡瓜切菜,就可以建立高祖一样的事业了。

  结果,现实很残酷,大多数地方族人都觉得这小子是吃饱了撑的,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,非要带着大家往火坑里跳干嘛?

  甚至他们老刘家的宗亲们直接破口大骂:“刘縯这小子是要把我们大家都害死才善罢甘休呀!”

  这他妈还能起兵吗?大家都不支持呀,弄得刘秀的老哥刘縯很是尴尬,愣住了,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。

  就在这个时候,刘秀赶过来了,他穿的非常庄重,穿着武士的衣服,戴着高高的帽子,打扮的非常亮眼,一时间就惊艳了众人。

  他一进来,就大声说:“各位叔叔伯伯兄弟们,我大哥说的很对,如今正是我们复兴汉室的时候,没有发现我们刘氏越来越衰败了吗?你们怎么忍心让贼寇夺取我们刘家的江山?

  而且百姓处于水火之中,我们留着高祖的血脉,自然要救百姓于水火……”

  刘秀因为平时办事踏实、为人谦恭、见识不凡、风度翩翩也挺招人喜欢的,而且这些年他务农、求学、经商,游历四方,也积攒了很多人脉。

  更为关键的是,刘秀身上有当时在社会高层中广为流传的“刘秀当作天子”这块金字招牌,使得很多人对他都很有期待。

  不得不说,这刘秀当作天子这句话还是有影响力的。

  反正他一番微言大义,这刘氏家族人一看,这么靠谱的刘秀都起兵了,大家就决定干了。

  于是,起义马上要拉开帷幕了,可随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,差点使得起义夭折。

  我越来越感觉这些寓言是有人这么说过,很多人相信了,许许多多人相信,慢慢去推动它,最终把它变成了事实。

  很多事情往往是要相信才能看到,一个事情,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,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?

  就像那些先烈们,他们看不到今天,但他们相信自己的后代会过上现在我们如今的生活,他们为之努力,飞蛾扑火,为之流血牺牲,为之不顾一切……

  所以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,有时候千万人的信念,是可以改变世界的。

  因为相信,所以看到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