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章 天津盐业蓬勃发展_朕的大明朕做主
笔趣阁 > 朕的大明朕做主 > 第281章 天津盐业蓬勃发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81章 天津盐业蓬勃发展

  就在京城因为新政而纷扰时。

  天津知府衙门里,袁可立还在读书。

  作为一个铁面判官,袁可立自上任天津知府以来,就忙的是脚不沾地。

  朝廷新政,卫所废除,设立府县,招募官吏,安抚人心,聚拢流民,城市修葺,开垦荒田,新造船只。

  此外,他还要负责统筹天津及登莱两府筹措出的粮食给辽东转运使杨嗣昌,让他经海运运往娘娘宫。

  以及,最为重要的,在他门下求学的先帝五皇子朱由检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要经袁可立之手的事情越来越多,其中的艰难困苦,根本不是用文字能表达的。

  虽然已经入夜,但袁可立依旧没有休息的打算。

  虽然这事儿是有皇帝背书的,但总让他有种负罪感。

  在京城,五十两银子能够支撑一个普通人家的一年所需。

  自他上任以来,长芦盐场就成了天津知府大人专门的钱袋子,时不时的就要向那边拆借。

  为了凑出这些银子,他的长芦盐场可以说是在竭力支持了。

  对于王承恩,这个历史上对朱由检忠心耿耿的太监,朱由校是没那么大的心,敢调到自己身边听用的。

  闻言,王力的干儿子思索了一下后道。

  “不过,这些盐已经被北直隶的几个盐商预定了,定金也已经交了。”

  “这些内容,不像是孙承宗教给陛下的。”

  如今的皇宫大内,除了他老爹留在的几个没长大的小萝卜头,已经没有朱由校的血亲了。

  因为黄河夺淮,带来漫长的海岸线和长势蓬勃的芦草,故此两淮产盐量最大。

  陆文昭他敢用,是因陆文昭在萨尔浒之战后,提着几个建奴的脑袋回了京师,因功进的锦衣卫,这厮在锦衣卫待的时间不长,所以敢用。

  “回干爹,多了四万多斤。”

  “新划的那一万亩盐田平的如何了?如果用五千人,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建好?”

  朱由校才不愿意去赌呢,他宁愿去内书堂找新进入学的小太监,也不会去别人身边找能用之人的。

  不过,王承恩这人还算是有能力,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,王承恩平日里承担着天津知府衙门和长芦盐场的沟通。

  地少人多,赋税就撑不起来城市发展。

  而现在,随着长芦盐场增产,别的地方不说,起码北直隶的盐已经不需要淮盐北上了。

  “嗯。”

  依照皇帝根据地理位置的划分,天津是北京的卫城,应该重点发展第二、第三产业,做到两条腿走路。

  天津需要三到四个码头。

  不知过了多久,袁可立喃喃自言一句,放下了手中的笔。

  “《管子》这书,还要再好好的再读一读。”

  他赋闲在家十几年,可不是全都寄情于山水之间了,对于诸子百家的经典都有涉猎,很轻松的就看出了,皇帝的思想,受到管仲的管理学影响很大。

  长芦盐场拿着皇帝御批的银子,组织大规模的晒场之后,对周边小民小户所经营的煎盐作坊的打击,是巨大的。

  朝廷没钱,找商人借,什么事儿啊。

  半年多的时间里,他已经给袁可立凑了二十万两银子了。

  天津三卫从卫所变州府,很多事情都要他一点一点的去改变。

  和屯田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的道理一样,晒盐需要非常巨大的先期投入。

  看着王承恩送来的条子,长芦盐场场务太监王力有些头疼。

  放下手中皇帝给的小册子,袁可立拿起笔,开始写起了规划书。

  当然,最主要的在用地上,只有手持朝廷公文,你才能占用几万亩的海边盐碱地。

  军用、民用、海港、河港,这些都是需要划分开来的。

  宫里的诸多太监和锦衣卫,牵扯到一个站队问题。

  “上个月的产盐,赢余多少?”

  “陛下身边有高人啊。”

  “若是拿不出钱来,出些人帮忙也是可以的。”

  闻言,王力点了点头,心里开始估算本月的产盐。

  因为先期投入建设晒盐场的原因,王力手中有一支由一万五千多人组成的建筑队,或者说壮丁队,这都是在内务府有过备案的。

  闻言,王力点了点头到。

  次日一早,袁可立借钱的条子就被送到了长芦盐场,来送条子的人呢,也是个熟人,信王朱由检身边的大伴,王承恩。

  二十万两银子,足够四千户人家在京城一年的需要了。

  “库房和丁房已经建的差不多了,现在主要是沟渠还没有挖通。”

  好一会儿后,袁可立摇着头感叹一句。

  “儿子估计,最快也要七月中才能投产。”

  工业化,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词语。

  “士农工商,国之石民(基石)也。”

  这些都不是那些小作坊能干成的。

  看着皇帝给自己的小册子中,对于产业的分类,袁可立尝试着依照皇帝的方法,对天津进行了一个分析。

  放下皇帝给自己的发展规划小册子,袁可立摸着自己的胡须想到。

  “这姓袁的又来要钱啊。”

  “嗯。”

  闻言,王力拿过自己的建设条陈开始看了起来。

  孙承宗的座师是房守仕,学的是传统儒学,他没这种思考方式。

  “出人啊。”

  现在天津的支柱产业不是农业这种第一产业,不是工业这种第二产业,而是跑船、运货、流莺服务等第三产业。

  卫所这玩意儿,前期开荒屯田搞发展,很是好用,集中力量办大事儿嘛。

  “招揽民众,建设码头。”

  而朱由检身边的大伴王承恩,是陪着朱由检长大的,如果调到自己身边听用,万一将来自己这个五弟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,王承恩会做什么呢?

  但是往后期,很容易就跑偏了。

  “也不知道这长芦盐场还能不能拿出银子了。”

  如场地清理、晒场铺建、仓储建设等等。

  以前的半个大明,北直隶、山东、辽东、两淮、两广、南直隶、浙江等地区,吃盐多靠两淮盐场。

  “袁知府打算对大直沽的码头进行一番修葺,所以才有了这笔银子的出项。”

  手指在条陈上敲动,王力转头看向身侧。

  穷,天津太穷了。

  来时,袁可立已经和王承恩进行过商讨了,故此给出了一个备选方案。

  闻言,立刻就有小太监出声道。

  看着皇帝对于各种人的分类,袁可立心里有些疑惑的道。

  “让赵有柱带着一百营到两百营这一百个营头,五千人去帮袁知府修葺码头吧。”

  “是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