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6章 孙传庭的大动作_朕的大明朕做主
笔趣阁 > 朕的大明朕做主 > 第296章 孙传庭的大动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6章 孙传庭的大动作

  上一章改了下,可以刷新的看下,蓟州兵变我放作品相关了。

  “陛下虽想将这土豆推广天下,但臣觉得有个事还是要注意。”

  拿着手中的土豆给皇帝看,徐光启出声提醒道。

  “臣在松江,曾对那些西洋产物进行试种,也算略有所得。”

  “初种之时,臣种了四年的土豆,但却发现产量一代比一代低,最终导致了绝收。”

  “臣去请教了一些民间的老农后,有一个种荸荠的老农告诉臣,利用块茎进行种植的作物,需要进行掐尖,否则就会出现这种问题。

  “臣经过试验之后,发现的确如此,需要掐尖进行繁育。”

  “土豆绝收?”

  听着徐光启的话,朱由校眨巴了两下眼睛,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起来。

  这个土豆绝收,这个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。

  他没记错的话,历史上因为土豆绝收闹出问题的,就是历史上的爱尔兰大饥荒。

  土豆这玩意儿,是通过块茎进行繁殖的,随着一代一代的繁育,块茎中的病毒种类和数量就会越来越多,轻则影响品质和产量,重则导致大规模减产乃至绝收。

  然而,中国作为一个种地狂魔国家,早早的就发现了这个问题。在种植荸荠时,也会出现累代产量减少的问题,为此出现了掐尖种植的方式。

  而徐光启触类旁通,将此法用在了土豆的种植上。

  “朕会让人注意的,稍后令农人试验一二。”

  点了点头,朱由校对徐光启适时的提示很是满意。

  示意刘时敏记下这条后,朱由校看向徐光启问道。

  “徐爱卿今日来见朕,是为了什么?”

  “回陛下,臣是为了三大殿而来。”

  闻言,徐光启当即拿出了一份奏章,让小太监递给皇帝。

  “三大门的修缮,已经开始,但三大殿是否修缮,工部如今还在争论。”

  “臣对于修缮三大殿的费用进行了一个估算,预计需要一千四百万两白银。”

  “。。。”

  听到徐光启的话,朱由校翻开奏本看了一眼后,就给丢到了一边。

  “朝廷现在不容易,内帑也没多少银子了。”

  双手捅在袖子之中,朱由校看向徐光启道。

  “工部就先监督的将三大门修缮一二。”

  “至于三大殿,等到朝廷国库充盈之后再说吧。”

  “这。”

  闻言,徐光启犹豫了一下道。

  “三大殿自焚毁以后,大明国势一落千丈,周边蛮夷对我大明也失了敬畏之心。”

  “非壮丽无以壮威,臣以为三大殿还是需要修缮一二的。”

  “你徐家出银子修三大殿吗?”

  看着徐光启,朱由校突然毫不客气的问到。

  “还是徐爱卿觉得,朕再向天下征收个三大殿税?”

  “臣请罪。”

  听到皇帝的话,徐光启连忙跪下。

  “现在朝廷的精力主要在新政,在辽东。”

  斜着眼睛看了眼徐光启,朱由校摇了摇头道。

  “等到辽东平了,新政推广下去,天下太平再说重修三大殿吧。”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闻言,徐光启伸手擦了下额头上的冷汗道。

  “去吧。”

  挥了挥手,朱由校示意这货离开。

  待到徐光启倒退出殿后,朱由校就忍不住将手中的那封工部联名的奏章扔出了门外。

  修!修!修!

  修尼玛!

  一千四百万两白银修个三大殿,还壮国威。

  他清清楚楚的记得,历史上天启重修三大殿,耗银五百余万两。

  嗯,算上魏忠贤欠下一堆商人的工程款,不超过八百万两。

  好你个徐光启,给老子报个一千八百万的工程预算上来,是觉得老子是个傻的吗?

  而且历史上天启重修完的三大殿,等到崇祯亡国,李自成进京,一片石大败,狼狈退出京城时,又给一把火烧了。

  重修三大殿的银子,够他招收多少兵丁了。

  看到皇帝生气,刘时敏躬着身子,如同透明一般,谨慎的站着。

  “孙传庭那边,最近有什么奏报吗?”

  半响,朱由校突然出声问道。

  “回皇爷,孙传庭抓了一批文武官吏,要送入京师。”

  闻言,刘时敏出声道。

  “锦衣卫的许显纯已经排除缇骑前往押送了。”

  “嗯。”

  点了点头,朱由校对孙传庭干出这种事情一点都不意外。

  “你让把皇庄的那些个土豆和番薯,给孙传庭送去上一些,让他在广宁试种。”

  “再派些会种地的农人过去。”

  “奴婢遵旨。”

  闻言,刘时敏一躬身,就向外面走去。

  临走之时,还特意将徐光启的奏本给带了出去。

  “也不知道辽东如何了。”

  看着刘时敏离去的身影,朱由校喃喃自语道。

  “部堂,趁着白天,您还是多睡睡吧。”

  与此同时,皇帝惦记的辽东。

  鸦鹘关的镇将府里,尤世功一进大堂,就看到了盯着两个黑眼圈,站在舆图前的熊廷弼,连忙上前劝说到。

  这半个月来,熊廷弼几乎就没睡过一个完整觉。

  “自移师鸦鹘关以来,您就没睡个完整觉,就算是铁打的身子,也经不起这样苦熬啊。”

  “睡不着啊。”

  闻言,熊廷弼摇了摇头。

  “建奴一直都在关外试探,毛文龙那边虽然斩获颇丰,但我心里却一直都放不下心来。”

  “我总担心哪天建奴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,攻破关墙,屠戮内地啊。”

  说着,熊廷弼叹了口气,转头看向尤世功问道。

  “辽东各城的粮价如何了?还稳定吗?”

  “部堂,这帮狗娘养的粮商真的是贪得无厌。”

  闻言,尤世功的表情顿时就怒目圆睁。

  “您带兵到了鸦鹘关不到半月,沈阳那边传来讯息,粮价又涨了一两。”

  “末将真想带兵剿了他们。”

  “呵呵。”

  轻笑了一声,熊廷弼伸手给尤世功倒了一杯茶水。

  才涨了五成,太给他熊廷弼面子了。

  万历四十七年,辽东粮价五两银子一石。

  万里四十八年,辽东粮价十两银子一石。

  这天启元年六月,辽东粮价才十一两银子一石,不错了。

  “本月的军粮运到了没?”

  看着喝完水的尤世功,熊廷弼接着问道。

  “运到了,从浑河大营运过来的。”

  闻言,尤世功当即点了点头。

  “不过,粮食里混了不少的沙土。”

  “有沙土问题不大,量够吗?”

  “够。”

  “那就让筛,筛洗干净了,让弟兄们吃顿饱的。”

  “这。”

  闻言,尤世功有些为难。

  洗米,太浪费水了。

  他很是不理解,为何熊廷弼对于运来的粮食里掺和有沙土没有感觉不满。

  看着尤世功的表情,熊廷弼叹了口气。

  他何尝愿意让士卒天天洗米呢?

  往军粮里面掺和沙土,这是老办法,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。

  增加洗白成本,防贪污。

  混沙土的粮食拿出去卖,卖不出高价。

  洗干净再卖的话,贪的少了,还不够洗米的人工费。

  贪的多了,上面和下面的人都不是瞎子。

  这办法是山东按察幅使陶朗先最先提出来的,整个辽东都在用。

  自熊廷弼到了辽东,陶朗先就一直在从登莱两地筹集物资,辅助于他。

  看着尤世功想问又不敢问的表情,熊廷弼就是一阵不快。

  “还有什么想问的?”

  “部院,末将有个疑惑。”

  见熊廷弼提出来,尤世功壮着胆子道。

  “如今我们已经大挫建奴一场,朝廷为何不再发援兵,一举歼灭他们呢?难道朝廷不想现在就将建奴叛乱给镇压下去?”

  随着大胜一场,现在辽东上下的心气也有些改变。

  而且,京城的消息也一直有往辽东传,诸多文武心里难免会多想。

  “这是你该考虑的问题嘛?”

  听到尤世功的话,熊廷弼眼睛就是一瞪。

  “巡查关口去,稍后本官要亲自去看!”

  “末将告退。”

  见到熊廷弼发飙,尤世功连忙抱拳退下。

  “人心不稳啊。”

  看着尤世功离去的背影,熊廷弼双眼微眯。

  朝廷的目标是平息建奴叛乱。

  他的目标是重建辽东都司。

  皇帝的目标是施行朝廷新政,重编新军。

  各方都有自己的目的,就差明吵了,这自然也影响到了下面的人。

  能力不足,有的救。

  但跟错注,那可就真没得救了。

  “部堂,杨转运使来了。”

  就在熊廷弼抱着手神游的时候,尤世功去而复返,通报到。

  “快请。”

  闻言,熊廷弼立马回过神来,让人将杨嗣昌请了进来。

  “下官杨嗣昌,见过熊经略。”

  进了镇将府,杨嗣昌就对熊廷弼行礼道。

  “快快请起。”

  看到这个身形有些消瘦的年轻人,熊廷弼连忙上前将对方扶起。

  他们两不是第一次见了,熊廷弼看的出来,杨嗣昌是个能力不错的官儿。

  别的不提,能将登莱、天津两地筹出的粮食给他安稳的运到辽东,就已经是种本事了。

  对尤世功挥了挥手,示意对方出去。

  待堂中一空,熊廷弼就向杨嗣昌迫不及待的问到。

  “辽左那边的事情,如何了?”

  以辽河为界。

  辽河西面的广宁、宁远、义州为辽左、辽西。

  辽河东面的辽阳、沈阳、铁岭诸地为辽东、辽右。

  “解决的差不多了。”

  闻言,杨嗣昌点了点头,在椅子上坐下对熊廷弼道。

  “那个孙传庭是个疯子,手里有兵他谁都敢杀。”

  杨嗣昌的话,就说明了此时孙传庭在做的事情有多么的疯狂。

  “广宁、锦州等地下辖的各卫军官,差不多让孙传庭给砍了一半儿。”

  “李成梁的侄子李如榛都让他以贪污军饷给砍了。”

  “砍的好!”

  闻言,熊廷弼一拍桌子,当即喝采一句,而后问道。

  “还有呢?”

  “尊奉陛下旨意,广宁府的九十四万亩卫所田都已经分给了广宁的诸多卫所军,剩下没分到田地的军户也已经被派去屯田、修葺河道了。”

  “孙传庭现在手中连同陛下所遣豹韬卫,在广宁又增募了两万多的新兵,正在训练。”

  “好,好,好!”

  虽然早就对孙传庭在广宁干的事儿有所“耳闻”,但全都是道听途说。

  现在有杨嗣昌这个亲身经历者给他讲解,熊廷弼对广宁那边发生的事,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
  脸上的激动难以遮掩,熊廷弼脸色涨红的道。

  “有这孙传庭的豹韬卫驻扎在广宁,本官后路无忧啊。”

  仗着手里有兵,孙传庭半年时间几乎就将广宁上下给洗了一遍,还没出啥大的动荡。

  再配合上皇帝废军户的政策,辽东起码能做到自给自足了。

  而且,孙传庭的这轮动作,还解决了辽东左将领渐渐出现的养寇自重问题。

  非常滴棒。

  辽东上上下下的问题,一直是熊廷弼头疼的一个事儿,但他没那个精力去一点一点的深耕解决。

  现在,孙传庭在广宁打响的这第一炮,可以说是拉开了辽东改制的序幕。

  “给军户分田之时,查出了多少的贪官污吏?”

  突然,熊廷弼眼睛一眯,看向杨嗣昌问道。

  “广宁兵备道上下,诸多的世袭卫所官,基本上全让抓了。”

  闻言,杨嗣昌给了对方一个你懂得的眼神。

  “被抓的文武官员名单已经抄送刑部,等陛下御批了。”

  是个干大事的人!

  听到孙传庭对兵备道的人都敢动手,熊廷弼爱才之心更甚。

  那一个个兵备道的背后,在朝中都是有人的。

  “听你这么说,现在广宁府已经被豹韬卫上下控制住了?”

  双眼微眯,熊廷弼看向杨嗣昌。

  “是。”

  闻言,杨嗣昌点了点头。

  “豹韬卫新设武德司营、军法营的那些个人,已经被分遣到了各卫之中,对剩下的文武官吏的职责也已经进行了明确的划分。”

  “孙知府有言,谁区域谁管辖,谁出事谁负责。”

  “好啊,好啊。”

  点着头,熊廷弼满意的在椅子上坐了下来。

  嘴角上翘,熊廷弼难得的露出了笑意。

  “广宁的问题解决,接下来就可以放心的对辽沈动手了。”

  前后来了两次,对于辽东这块宝地,熊廷弼明显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。

  “只要辽东能稳上五年,必然大治。”

  辽东这块在世人眼里贫寒的地区,熊廷弼有信心,只要发展起来,将来必然是一块膏腴之地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