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王在晋论强国_朕的大明朕做主
笔趣阁 > 朕的大明朕做主 > 第313章 王在晋论强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13章 王在晋论强国

  就在京中各方势力为蓟镇转运使而走动的时候。

  兵部左侍郎王在晋在兵部尚书黄克瓒的陪同下,被人带入了西苑。

  “臣黄克瓒恭请圣安。”

  向皇帝行了一礼后,黄克瓒躬身而立。

  “臣王在晋恭请圣安。”

  而王在晋行了大礼后,安安静静的趴在地上。

  此时,朱由校正观察着这人。

  五十多岁,正直壮年,至少还能干十年。

  王在晋,一任辽东经略,被孙承宗给拱了下去。

  拱的原因也很简单,他的方略在当时的大明朝堂上是施展不开的。

  “拒奴抚虏,堵塞守关”的方略,那特么是在弃地!

  天启二年的大明,没经过十几年的耗血战斗,还没让边夷打到要弃地的地步。

  而且,大明一旦弃地,有几次收回来了?

  永乐早年,大宁卫被弃,到了大明亡国都没拿回来。

  正统年间开始,大明对西域控制力下降,到了弘治年间,再也无力干涉西域事务,关西七卫中的最后一卫,哈密卫被吐鲁番汗国吞并,大明势力缩回嘉峪关。

  永乐年间,东胜卫被撤,大明对河套地区控制力逐渐下降,蒙古势力开始进入河套。嘉靖年间,试图收复河套的曾铣被严嵩冤杀,再也无人敢言收复河套。

  还有南边的那堆宣慰司,至今有几个听话的。

  战略有很多,但要看时候。

  低头看了看手中王在晋的履历,朱由校暗自点头。

  工部郎中、福建副使兴泉兵备、湖广参议、浙江右参政兼佥事、浙江按察使、浙江右布政使、江西左布政使、山东巡抚、兵部左侍郎。

  履历非常的扎实,看起来也是个循吏。

  “起来吧。”

  将手中的王在晋的履历放下,朱由校看向他道。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闻言,王在晋又磕了一个头后,从地上爬了起来,躬身而立。

  “朕要你去任蓟镇总督,你有什么想法?”

  “回陛下,臣觉得应当练兵备战,安抚蒙古,以待将来。”

  听到皇帝问策,王在晋当即回答道。

  “如今,熊廷弼在辽东,已退建奴数次。古人有言,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数次进攻而未有建数,建奴如今想要再次成势已是困难。然朝廷想要辽东平稳,却也无法一蹴而就。”

  看着面无表情的皇帝,王在晋斟酌着用词到。

  “朝廷想要彻底剿灭建奴,需发十万精兵,填山移水,修桥铺路,方可做到犁庭扫穴。然如今国家不富,边方不宁,京营不备,想要犁庭扫穴,臣以为万难做到。”

  看到皇帝伸手挠了挠头,王在晋一咬牙,继续道。

  “昔年,张太岳曾对神庙言,古人有语: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。今承平日久、武备废弛,将官受制文吏不啻奴隶,夫平日既不能养其锋锐之气,临敌何以责其有折冲之勇?”

  “故此,如今当精练强兵以待将来进剿建奴。”

  “这话说的朕爱听,平日里让士卒当牛做马,连饭都不让吃饱。战场上还指望士卒能拼命吗?”

  突然,朱由校轻声一笑,伸手指了指兵部尚书黄克瓒。

  “平日里朕与四卫士卒同吃同练,居然还有人说朕不务正业?”

  “臣惭愧。”

  见到皇帝指自己,黄克瓒老脸一红。

  他也上过奏本说过,毕竟皇帝才十六岁,和士卒一起训练怕累出事。

  “继续说。”

  随手敲打了一下黄克瓒,朱由校让王在晋继续说。

  “孔子有言,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。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”

  见皇帝让自己接着讲,王在晋一拱手,又道。

  “京营、蓟镇整备,则天下安宁。京营、蓟镇不整,则天下四处起狼烟。”

  “万历初,张太岳力排众议,以天下名将戚继光坐镇蓟州,时蒙古犯边,建奴掠界。戚继光于蓟辽数败蒙古,又至辽东助李成梁大败建奴,天下渐定。”

  “待张太岳病逝,戚继光南调,京营不整,蓟州废弛。致使周边四夷野心妄起,遂先有宁夏之役,再有播州之战,及至朝鲜抗倭,东南征缅,今日征辽。”

  “臣窃以为,京营、蓟镇强,则大明有道而强,京营、蓟镇败,则大明无道而衰。”

  “。。。”

  听到王在晋如此大胆,说大明无道,黄克瓒有些惊诧的转头看向他。

  再转头看了看上面正掰手指的皇帝,黄克瓒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  掰弄着自己的手指,看着胆大的王在晋,朱由校心里不由的盘算。

  貌似还真是这么个道理。

  不算轰堂大笑宗的那十几年,大明真正强大的年间,正是京营强大的时候。

  洪武、永乐、成化、万历前期,大明的京营都是能拉出去打仗,打恶仗的。

  而大明周边乱到发生万历三大征的时候,正是戚继光调离,皇帝摆烂的万历十五年后。

  因为在这之前大明和周边干架,都是当地军队直接给摁下去了,没需要京营出动。

  而三大次大规模征讨,都是从天下各镇抽调强兵,才艰难打下去的。

  “好好好,你说的练兵备战朕明白了。”

  连声道了三个好字,朱由校对王在晋道。

  “再说说你的安抚蒙古。”

  “回陛下。”

  闻言,王在晋一拱手,接着道。

  “安抚蒙古,则大明可得一助力,且不提夷兵是否可用,仅是互市买马,就可强兵。”

  “若是与蒙古诸部交恶,其必然为建奴所用,到了那时辽东必然腹背受敌,能守护城池已是幸事,想要剿灭建奴更是万难。”

  “听王爱卿一席话语,胜读翰林学士们给朕注写的那些书,十车有余啊。”

  指了指王在晋,朱由校挥手示意道。

  “给王爱卿赐座。”

  “臣谢陛下天恩。”

  见皇帝将自己的话听进去,还给自己赐座,王在晋连忙跪地谢恩到。

  “臣为陛下得一大才而贺。”

  这时,黄克瓒也出声恭贺到。

  他是万历八年的进士,也算是与张居正、戚继光打过照面。

  想到张居正、戚继光在朝时,大明的强势,再想到万历中后期,京营废弛,四夷扣边的乱想,顿时明白了京营的作用。

  听到王在晋要强京营的想法,当即从旁辅助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