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杨嗣昌到了_朕的大明朕做主
笔趣阁 > 朕的大明朕做主 > 第80章 杨嗣昌到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0章 杨嗣昌到了

  第80章杨嗣昌到了

  文官,是最倔强的,也是最善变的。

  新皇登基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,大臣们算是摸清了小皇帝的性格。

  不贪财,关心国事,喜欢亲民官,不喜拘束。

  以及最重要的,性格刚强,且易怒,敢杀人。

  对于这样一个皇帝,朝臣们是真的不敢放肆,生怕发生一个左顺门之事。

  那就是明摆着让皇帝告诉天下人,这天下老子说了算。

  万历哪是吵不过大臣,所以干脆两耳朵一闭,当鸵鸟。

  隆庆是甩手掌柜。

  而这位爷,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像世宗爷了。

  世宗不住皇宫住西苑,这位爷住南海子。

  十七岁的世宗在左顺门一次打了一百八十多人,当场打死十七个。

  这位爷十五岁,搁文华殿前一次活剐了俩言官。

  这就让文官们认识到,皇帝,特别是年龄小的皇帝,真的很不好惹。

  毕竟,不年轻气盛,那还叫年轻人吗?

  大家屁股都不干净,要是让皇帝给摁了,那可真就爹妈白养了。

  文官,特别是言官这种生物,你就不能和他讲道理,而是要讲物理。

  随着一个个从各州府调上的官员入职,大明的京城算是运作了起来。

  而没有了皇帝的紫禁城,仿佛是失去了活力,也渐渐的沉寂下来。

  而朱由校感受最深的就是,最近弹劾人的奏章,变少了。

  “那个袁应泰,最近在干嘛呢?”

  正在玩弄沙盘的朱由校,不知怎么滴,突然想到了辽东战神,水利专家,袁应泰。

  “回皇爷。”

  闻言,刘时敏站出来道。

  “徐尚书最近在给盘工部的家底,袁侍郎在从旁帮忙。”

  “哦。”

  闻言,朱由校点了点头,而后道。

  “朕看袁应泰的档案,发现他曾经筑长堤四十余里,防漳水泛滥。又修整广济渠,筑二十五条堰,灌溉良田数万顷。政绩为两河之冠。”

  伸出手,在登莱的位置上插上一面小旗子,朱由校接着道。

  “想来,是个能修水利的人才,就让钱世桢从城建营分五千人给他,让他到南海子来,跟着平地,先看看能不能领的住人吧。”

  “奴婢遵旨。”

  闻言,刘时敏一甩拂尘,向后走去。

  大规模治水,现在还有点儿早。

  一个弄不好,就又是一场“石人一只眼,跳动黄河天下反”。

  “皇爷,户部侍郎杨嗣昌觐见。”

  “宣。”

  闻言,朱由校一摆手道。

  辽东转运司的人手到了。

  “臣杨嗣昌恭请圣安。”

  进入大堂后,杨嗣昌跪地行礼道。

  “平身,上前来。”

  没有正面去看杨嗣昌,朱由校的注意力一直都在眼前的沙盘上。

  杨嗣昌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小皇帝,但对于这位“任性妄为”、“虐杀朝臣”的事,还是略有耳闻的。

  谨慎的弯着腰,站在皇帝的身后,杨嗣昌大气都不敢出。

  “站旁边来。”

  身前是一个台球桌大小的沙盘,桌前站下几个人是绰绰有余,对于杨嗣昌的小心,朱由校有些不理解。

  我看起来像是会吃人吗?

  “抬起头来。”

  “。。。”

  被皇帝要求将头抬起来,杨嗣昌这才有机会看小皇帝的样貌。

  脸庞还显稚嫩,但双眼却是有神。

  “你上奏关于淮北粮荒之事,朕已经知晓了。”

  手在桌面上敲了敲,示意杨嗣昌站过来。

  “但朝廷做事,是有章程的,淮北布政使、南京户部都未上报,你属于越级上奏,这是越权。”

  “臣知罪。”

  闻言,杨嗣昌连忙跪下道。

  “起来,别在朕这儿跪来跪去的。”

  伸脚在杨嗣昌的屁股上踹了一下,朱由校接着道。

  “为人臣者,事君当以诚以真。伱看到淮北闹粮荒,越级上报,这是诚,让朕觉得很是欣慰。”

  “先帝驾崩前,从内帑出银犒赏辽东将士,然辽东如今物价居高不下,再运银至辽东,甚为不智。”

  将一份物资清单交给杨嗣昌,朱由校吩咐道。

  “故此,朕让户部将银子在京城买成物资,运往辽东,再加上要往辽东输送钱饷之事,特设辽东转运司,这差事就交给你吧。”

  朱由校说着,示意杨嗣昌看身前的沙盘。

  “新任的天津知府袁可立,是朕的老师,朕让他去负责天津卫的撤卫设府之事,同时构建一支渤海水师,统领天津、登莱水军。”

  “对于现在大明在登莱、天津到底有多少船,有多少人,朕是不知道,所以需要有人去看看。”

  “从顺天府到辽东,要走山海关、过辽西走廊,到广宁,再从广宁到辽沈,路途遥远,耗费甚广。”

  “而另外一条路,则是从登莱、天津出发,走海运,可在旅顺、锦州、盖州卫下锚,再经陆路,运至辽东诸卫。”

  “朕新设辽东转运司,专门负责往辽东运输物资,这个担子,朕希望你能挑起来。”

  “臣定不负陛下之望。”

  闻言,杨嗣昌连忙拱手行礼道。

  专门负责往辽东运输物资,不提手上过油水要沾多少,就是自己私下带点儿私货来回倒卖,都能赚不少。

  咳咳。

  皇帝专门为往辽东运输物资而设置一个衙门,突出了这个职位的重要性。

  现在他因为路过闲的没事做上的一封奏章,而获得了皇帝的重用,哪能不感动嘛。

  “如今朝廷官员缺额严重,朕给不了你多少官员。为此,朕给你白银五万两,再许你自募官吏。人手齐全后,你上个奏章,朕看了之后让在吏部定档。”

  “臣领旨谢恩。”

  闻言,杨嗣昌又一次拱手道。

  又给杨嗣昌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,朱由校看着杨嗣昌带着草拟圣旨离开。

  杨嗣昌的统筹能力,朱由校是不怀疑的。

  这货在历史上提出了十面拉网,四正六隅的剿匪策略,虽然最大的桃子让孙传庭黑水峪擒杀闯王高迎祥给摘了,但杨嗣昌本人的能力还是够的。

  杨嗣昌失败的原因,多种多样,天灾、人祸、官府失职,再加上手底下的将领人心不齐。

  一流的剿匪计划,配上三流的执行团队,你让韩信来统筹,估计这位多多益善的兵仙都得一个头九个大。

  ps:新封面咋样。

  养书的开个自动订阅,如何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