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   异国他乡的小镇!_我流亡缅北的那些年
笔趣阁 > 我流亡缅北的那些年 > 第191章   异国他乡的小镇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1章   异国他乡的小镇!

  为什么我说没有那么容易回去,都是有理由的。

  目前我们回去有三条途径,第一,求助大使馆。

  第二,通过边境口岸。

  第三,偷着回去。

  没办法,我们没有身份证和护照,想坐飞机回去也不现实。

  前两条途径是最正规以及风险最小的,但没有身份证和护照的前提下,会被当偷渡看待的。

  就算能回去,也要背负一定的法律责任,除非能证明你是百分百被胁迫过来的。

  至于偷着回去就简单多了,只要人能到达云南境内,亲人再过来接应的话,基本上对人生没什么影响。

  我说的影响指的法律责任这方面的东西。

  这个时候,网络并不是太发达,关于电诈的问题也不是很突出,国家对这方面的打击也没有那么严格。

  只对缅北的一些有点实力的首脑人物关注,尤其是一些毒贩。

  像我们这样的卡拉米,或许都没有备案。

  这样的话,只要能偷着回到国内,再到当地派出所补办一张身份证,这里的一切就可以一页翻过,正式开始新的生活。

  在老家,好像都有那种两年不见音讯而又突然归来的人吧?

  只要自己不说,又有谁知道自己的经历呢?

  可以说,要是能偷着回去的话,相信没人会选择让帽子叔叔亲自送回去。

  那样的话,乡里乡亲都会知道自己出国一事,流言蜚语也就说个不停。

  尤其是女孩子,不知道会形容成什么样呢!

  哪怕他们说的是事实。

 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急在一时,正如我所说,现在我们需要吃顿饱饭,以及睡个好觉。

  现在也不用担心被人追捕了,我便让吴鑫和欢欢都坐进了车里。

  老魏把后备箱和车厢打通,再放一个垫子,我们这些人勉强能挤下。

  他做这些的同时,我和孟强大刘又把车身破坏了一下,甚至把大路虎的车标都砸了,努力看上去像个坏车。

 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,主要还是不想太出众。

  在异国他乡,一切要谨慎而行。

  做完这些后,我们才向前出发。

  没走多远,我们就看到了房屋建筑物。

  从高度、建筑风格来看,应该是一个小镇。

  我们也碰到了一些推着货物前往小镇的本地人,从他们的交通工具来看,这里的物质水平也不是多发达。

  好像和九十年代农村赶大集的情况差不多。

  偶尔也能碰到一两个开着三轮车的商贩,这种交通工具算是高级的了。

  像我们这辆大路虎,就显得尤为的显眼。

  还好我们队车身进行了一定的破坏,要不然,这种上百万的豪车开进集市里,不定吸引多少注意力呢!

  老魏队缅甸的历史有点了解,告诉我们,在上个世纪,缅甸是整个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。

  不过随着英国殖民的离开,缅甸的经济一落千丈,现在,基本上成了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了。

  除了前首府仰光等几个大城之外,很多地方都很贫困落后,甚至温饱都是问题。

  甚至还向我们讲起了孟邦的历史,说孟邦在很多年前就被我们华夏占领过,这批华夏人自立王朝,成立了当时很强大的孟王朝。

  不过孟邦本地的缅族人很顽强,一直和孟族争夺这片土地的所有权。

  我也不知道老魏从哪知道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,不过听起来还挺有趣味的。

  在老魏的讲解下,我们也正式驶进了小镇。

  这个时间还早,太阳刚露头,不过集市上已经很热闹了。

  嗡嗡乱乱的很有烟火气息。

  烟火气最抚凡人心,看到这样热闹的一幕,我们逃亡的紧张神经,也算得到了纾解。

  街道上的路并不宽,而且都被小商小贩挤满了。

  建筑虽然不亮眼,但人是真多!而且街道也很长。

  见车辆开的很慢,我便招呼大刘孟强下了车。

  凤姐见状也非得跟着下来,而且一下车就挎着我的胳膊。

  我没有搭理她,走到一处卖饼的摊前,用普通话询问怎么卖的。

  摊主是个黑黑瘦瘦的中年人,年龄大概有四十岁左右。

  当然,我只是估算,其实本地人都普遍偏老,他要是说他刚满二十,你也不要觉得奇怪。

  听到我说话,他明显愣了一下,然后说了两句缅语。

  大概意思就是:你说啥?

  我也用缅语向他交流:这个怎么卖的?

  他说:二百一张。

  他说的是缅币,一RMB大概相当于二百五缅币左右。

  这么大一张饼还不到一块钱,可谓相当便宜了。

  不过当我拿出钱的时候,摊主笑了,说不收这个。

  有人说RMB是缅甸的第二大通用货币,这个说法并不是很准确。

  在缅北,RMB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通用货币,几乎所有的商铺名字都有汉字标注。

  而且汉字还尤为的醒目。

  不过有个前提是,这些地方生活着很多国人。

  像这种国人几乎不来的地方,你掏出RMB还真花不出去!

  不过我们也没有灰心,只要有人的地方,RMB肯定是能花出去的。

  我们接着往里走,一连碰壁多个商贩后,终于碰到了一个会说普通话的小贩。

  这家伙卖的一些家居用品,比如手电筒,打火机之类的。

  通过交谈才知道,这家伙原来是国人,老家云南的,不过他老婆是孟邦的。

  这到底是怎样一段跌宕起伏的跨国爱情故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,反正知道他在这里生活十多年了。

  他还有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好名字,他说他叫黄果树。

  真他妈是个好名字啊!

  不仅能解渴,挡饿,还能勾起烟民的欲望。

 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一幕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。

  老黄问我们来孟邦干嘛的,我自然不会如实告诉他,我只说,来旅游的。

  从老黄那双滴溜溜的眼睛里,我读懂了他的内心潜台词:我不信。

 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,只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。

  我需要帮忙的地方多了,比如哪里有宾馆,从哪里去禅邦最近最安全等等。

  不过,我一直牢记‘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’的生存法则,在不清楚老黄的秉性之前,我不敢透露太多。

  我只说了当前的小问题,想向他兑换一点缅币。

  听了我的诉求后,老黄似笑非笑的问我:你们来这边旅游,怎么不提前兑换好缅币啊?

  我则淡淡回道:花光了。

  老黄点点头,说看在都是国人的份上,可以帮我换一点。

  换了二百块钱后,他告诉我,要是换更多的话,他可以帮忙。

  还问我有多少钱。

  多少钱?

  说出来能吓死他!

  这次我们出来,至少带了几十万现金。

  我自然不会和他说这些,财不外露嘛!

  不过,这个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点缅币,无论是吃饭住房加油,还是买东西,都需要。

  然后,我就告诉他,要是有门路的话,就帮我们换一万块钱的吧!

  一万块钱多吗?

  在园区里,两顿饭、唱个歌就能花出去。

  不过在这个贫困的小地方,还真算一笔巨款了。

  也正是我这句话,让我遇到了人生第一次.打劫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